沉醉冬日里的一抹微笑(7)教无定法,升华教材

 


周二下午听了同年级一个年轻老师的课,快放学的时候他们来找我评课。我将听课时候的感想和自己的实践毫无保留的与他们进行了分享,聊了一个多小时,以期对他们有所帮助。下面就本节课进行一个再次回顾和反思。

1.概述

她上的内容是小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数学,第六章《比的认识》中的第一节《生活中的比》。这章的核心要点是要学生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认识分数和除法,通过这一章的学习要学生明白分数其实可以看作是两个整数的比,进而清楚除法、分数、比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而对于第一节内容《生活中的比》而言,主要是让学生体会生活中随处都存在比,了解比的概念,理解比其实就是除法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

教材从生活中看起来像与不像的问题出发,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求知验证。进而归纳出比的概念,然后再运用比的概念解决问题。

在授课过程中,这位老师就是按照教材的思路一步一步往下推进,在约定的时间里完成了相关内容的教学。

2.评课(这里只讲我对本次课的反思,省略了评课中就优缺点的陈述,同时,这里的反思并非全部是此同事所上课呈现的问题,而是,自己平时的思考积累,写于此,供参考而已)

反思一:善用教材。

对于教材的情境导入部分,持保留意见。建议不采纳,如果采纳就最好放在课堂后半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像与不像的问题,其实是一个比较难以说清楚的问题,而且容易与生活中的像与不像混淆,生活中的像就是看起来像,至于什么叫看起来像其实是没有明确给出标准的,就像母女俩看起来像,其实就是面相等看起来雷同之类的,而具体化,却不太好说,但对于数学而言,像与不像,是有界定的,换句话说,说两个图形像其实就是说两个图形相似,这是专门的判断标准的。但是对小学生而言,用这样的例子就不太容易接受,如果有一个学生进一步反问到底什么叫像,那课堂的就会进行过多的延伸,反而对于概念的提出不利。

在情境导入部分,其实完全可以先举一些身边的例子,比如班级同学男女生人数,算一算,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分之几等等。(如果想让孩子们感觉更加有趣一些,可以将同学之间的一些身高进行比较,甚至可以将老师身高与孩子们的身高进行相关的比较等)。顺势就能引导出相关比的概念。

教材导入部分的图文,如果确实想保留的话,可以将这部分内容放在概念已经总结出来,并且分析了比的相关属性之后。再对学生进行分组探究。因为在知道比的相关概念之后再提出像与不像的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内化出为什么有些看起来像,有些看起来不像的问题。

这样处理至少有三个好处:一是让学生懂得“比”其实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随处可见,二是让“比”的概念来的更加直接和清楚,降低学生得出概念的艰难,三是对“比”的理解埋下伏笔。

反思二:讲透概念。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就在“比的概念”,那么到底什么叫比,比的内涵外延是什么,要让学生清楚。学生要能够举例说明什么叫比,写出来,读出来,并且能够认识到比的构成。在“纠结”“比”的概念的时候,应该清楚地让学生发现“比”其实就是除法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而言,本质上其实还是除法。从而在分析中,可以得出除法、分数、比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在讲述概念的时候,万万不能着急,应该咬文嚼字,让学生体会到概念背后的逻辑关系,联系前后的知识点,吃透概念。对于“比”的概念而言,要让学生深究书本的原话:“像上面这样,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那么可以顺势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像上面这样,是上面哪样?(2)比的本来面貌是什么?(3)比与除法有什么异同?(4)比与除法二者内在有何联系?(5)你能举出几个比的例子吗?(6)除法还有其它表现形式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当在教材的原点出发,对教材的概念进行深究的时候,就能将其内在的没有写出来的东西进行吃透,如果这部分内容能够反复咀嚼,那么对于后续的学习,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了。因为比本质上就是除法,和分数一样,是除法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那么接下来的比的化简、比的应用之类都成为了简单的类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融会贯通,上升一个新的高度。

概念得出来之后,应该进行适当的辨析,并且可以走过去辨,也能往回进行辨。由概念得出例子,由例子得出概念,进行快速互化。这样才能真正的理解概念。

反思三:善于提真问题。

师生互动过程中,提问是关键。提什么样的问题,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又有思考。数学与其他任何课的区别的关键点就在于数学课是有思维进行参与的,纯粹的记忆学不好数学。所以,我们在提问的过程中,应该要设置好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不能只是为了问答而问答。比如提出的问题不能自己已经暗示了回答的前半段,如:两个物体看起来像,是他们对应长与宽的(比)相等。这样的问题其实根本不用学习和思考都能回答。没有任何思考的含量。也就是说,我们在提问的时候,后半段不要提示的太多,不能只留下一个简单的哪怕上课睡觉都能顺口答出来的答案。如上面这个问题如果改成:两个物体看起来像,原因是什么?就更能让学生去思考和探究相关的答案。

我们在教书的过程中,应该理所当然避免出现类似已经给出了问题答案的前半部分的问题,同时更应该避免出现过多的自问“自答”现象,学生只是跟着附和一句,没有任何意义。

问题不要一味地追求期望提出一个问题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教学有时候更需要慢工出细活的精神。

反思四:倾听孩子。

课堂教学中,哪怕是公开课,都需要将耳朵的重心下移,学会倾听孩子的表达,有些时候,孩子的表达不一定有道理,但是那是他们真的真实想法,要学会鼓励,只有对他们的表达给予积极的评价的时候,他们的才能在下次的课堂里继续畅所欲言,如果一而再再而三的忽视了孩子们的表达,那么在后来的课堂里,就会习惯性的“假装听课”——人在心不在——更重要的是思维不再,没有思维参与的数学课无异于行尸走肉。没有思维参与的回答,无异于人到中年——虚胖。所以,我们关注课堂的时候,更应该关注孩子们的表达,有些是小声的表达,小声的表达要鼓励学会大声发表观点,大声的发表观点要鼓励有思维的参与表达。换句话说,表达其实也分三层,第一层敢于表达,第二层表达正确,第三层表达出色。没有无缘无故的突飞猛进,没有无缘无故的课堂真活跃。

多一点倾听,多一份耐心,课堂总能感受到春天般的和煦。

静等花开,教育真是这样的。

2017年12月17日星期日

于深圳

weinxin
遇见数学-微信公众号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做有情怀的教育。
数字化教学研究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8年9月25日12:55:1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ky125.com/2018/09/25/9457/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