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第二次测试结束了。
孩子兴高采烈地跑过来“邀功”。
所谓“邀功”,其实无非就是兑现他们在课堂上尖叫呼喊的要求——减减作业。
话说回来,我布置课后的作业量算是少之又少的了,有时连续好些天都没有课后作业。不过,孩子,和大人一样,能省的一定希望更省,最好不要做。
所以,正合我意。
如果不是为了迎合和应付上级的检查,我真心很不想布置课后作业。
一直以为,如果每天的内容课堂上已经掌握或者巩固了,课后何必争夺孩子的业余时间呢?
让孩子自己安排也不是坏事。
课后作业,曾经一度认为只是心理安慰罢了。
这个心理安慰不要也罢,孩子开心,我也“省心”!
所以,当孩子跳着蹦着来到我座位前,说着要兑现的时候。
我爽朗地答应了。
孩子们很开心。
一个月的作业换来孩子“久违”的“满心欢喜”,这到底是一件多大的“喜事”呢?
看来有点“失作业者得孩心”的“侥幸”。
太诡异。

来到教室,点评试卷,“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表扬加批评,占用了他们二十分钟,算是点评到位。
他们有“喜乐滋滋”的,也有“忧心忡忡”的。
计算平均喜乐度的话,应该处于喜乐占优阶段。
好吧,这是他们在我的课堂上的一贯风格——“没点压力”!
“老师,我超常发挥,是否该额外来点奖励?”
有孩子调侃道。
“可以有”。
我顺乎自然。
“想要奖励点什么?”
我接着问。
“要不来杯奶茶呗……”孩子用不太自信的语气试探着发问。
“好。”我立马答应了,“没问题。”
“那我也要。”有孩子也开始叫嚷。
“好。”我笑了,“那就画条线,超过这条线都给。”
“我,还有我。”超过标准线的孩子像画眉鸟,煽动着翅膀,开始放歌。
数了数,三个,额外一个特别奖励,一共四个孩子获得了奶茶的嘉奖。
当然,接着就开始规划什么时候买,有孩子出主意说,要不点外卖吧,中午就可以喝到。
我当然拒绝了。
最终决定放学后去校门口买,我在办公室等他们。

下午,孩子试探性地来办公室溜达,看看我是否还在办公室,发现我在办公室后,又“旁敲侧击”地试着提醒我。
此时的我,其实一直在等他们,为了等他们,忍受其他孩子的喧嚣。
同时正被工作上的不顺心事情肆虐。情绪有点低落,心情比较糟糕。
但是,孩子却用略带“讥讽”的口气“调侃”起来。
“xxx同学,你乱下什么结论?”我明显感觉到我脸上的“凶气”。
孩子,瞬间,顿住了。有点不好意思。
她调侃的事情是我在下午的时候,给了另外一个孩子一杯奶茶。
——其实,这杯奶茶,本来是同事给我喝的,但是,我不喝奶茶,恰巧那个孩子正在办公室,我就送给了她喝。
而,这个孩子误以为是我先只买了一杯。
所以有点失落和失望。
我说了之后,顿觉自己的语态不对,立马收敛了语气,脸上“强颜欢笑”,微微说道:“xxx孩子,你是学数学的哦,在下结论之前,一定要弄明白前提是否正确哦?”
孩子,看到了我的笑容之后,稍微,回过神,点了点头。
“是吧,在事情没有弄清楚的时候,不要轻易下结论。”我趁机又补充了一句。
“嗯。”她心态开始回笼。
“走吧,我一直在等你们,现在就去买。”我收拾背包,关上电脑,离开了座位。
“还要吃点别的吗?”我看天气比较冷,一杯奶茶估计不够。
“不用了,奶茶就行。”她的语气里开始有了些豪情。
我开始慢慢放心。
但是,我知道,我一句不经意的带有“怒气”的话,应该是“误伤”了孩子的心。
所以,在接下来的聊天中,我一直试图弥补这个过错。
和她边走边聊的时候,一直希望借助一些问题,修复她被“误伤”的心。
也免不了“说教”几句,其中就包括了“遇到事情时该怎么做”这件事,当然,也问了问她在家的学习情况,她都一一有礼貌地回答着。
走到地铁口,给她买了一杯她喜欢的奶茶。
我没有就“该不该喝不喝奶茶”而说教。
我知道,不能再扫孩子的兴。

这个孩子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开朗的孩子,学习数学也很积极,突然前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我当时一直以为是我的一句“好心”建议误伤了她,当时我建议她晚上不要吃夜宵,否则容易胖,而且对身体也不好。
我还以为她在意我说了她“胖”,第二天的时候,我就在课堂上,真诚地向她道了歉。但是,好几天,她仍然没有回复到最初的学习兴致上来。
我一直内心很担忧也有愧疚,觉得不能再像对待我最初的学生那样说他们,他们的心灵也许变得更“脆弱”了。
直到昨天,在聊天的时候,我再次借机会聊起她那段时间的失落。才算明白,原来那段时间,她被父母批评了,我劝说她不要太晚吃夜宵的事情,正赶上那个当儿。
要知道,为了这事,我确实一直深感内疚,以致后来,不敢再轻易“说教”。
就像,昨天因放学时候的一句“情绪化”了语气,我越发觉得,“情绪失控”,尤其是将工作上的“烦心事”有意无意延伸到“言行”中,是为师之大忌,。要知道,说出去的话,就如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言语伤人的力量向来是最强的,可想而知,昨夜,我睡得不踏实。
今晨,起来的第一件事,赶紧总结反思,写上一些告诫自己的话。
当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找来“xxx同学”,然而,语气缓和,脸上带着微笑,当着办公室很多老师的面,就昨天放学的时候,我在办公室用不恰当的语气跟她“说教”的事情,正式向她道歉。
她感到很意外。
脸上有些不好意思,言语中连带着说:“没事,早没在意了。”
但是,我能看出她心中的疙瘩,应该已经得到了化解。
奶茶事小,但是,心口事大。
站起身,忽然发现窗外的阳光竟然照耀着整个校园,一缕冬日的暖阳,让久违了的冷微微变暖。
知错就改,控制情绪,教会真诚,这应该是人成长路上的必修课,这或许也应该是我以为的为师之道吧。

2019年12月6日
于深圳办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