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正坐在租房里,敲着键盘,脑海里不时地回响着记忆的歌谣,也许是烦乱的心境,自己无法入眠,这一切仿佛如昨日,一切过去了,却有那么深刻铭记于心。
瞬间,时间就悄悄流失了四载,眼看就要离开这个学校了,大学的四年,一呼啦的片刻,就要说再见了。四年,1460天的时光说别了就别了,回顾这四年来,走得匆忙而又徘徊,走得波波折折而又多愁善感,这也许就是生活的恩准,就是生活的真谛――-经历才是最大的收获!
(一)考研,贯穿了我的整个大学四年
高考,让我的一切发生了改变,高昂的头颅变得低沉,群涌的局面变得鄙夷,家人没有劝我去复读,我知道他们觉得当一个老师不错,在他们眼里,教师和医生是无论哪个王朝国度都必须有的,也就是说教师和医生这两个职业的人是永远不会失业的,他们也很希望我可以尽快大学毕业给家里减轻一份负担,我没有反驳,也没有吭声,我知道我这一辈子不会甘于平庸,我的心里并不是鄙弃教师这个职业,恰恰相反,我觉得我更应该从事教育行业,我对这份事业深刻着爱,并且常常想我会在改变教育某些方面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但是我却不甘于考这样一个学校而心安,我知道我应该属于重点,应该属于更广阔的天地,在更丰富的更激烈的场所更能展现我无尽的潜力,所以我不安心于这样一个录取通知书,但是外表成熟内心思考欠缺的我,没有足够的眼光选择复读,从于一种直升大学的传统想法,选择了直接去读书,但是有一颗自以为很激烈向进的心,因为从拿到通知书的那一刻起,我就锁定了考研的目标,不然我不会来这个学校,否则我无法对得起我自己,也无法安慰我冲锋的斗志,但是2003年9月踏上这片土地看到满目黄土地的时候,很想放弃,就近选择复读学校,一个人静静地悄悄地复读,但是没有足够的勇气,还是埋没了激情,隐藏了心绪,现在想来,那个时候要是给舅舅打个电话,兴许局面就会改变,那时的我确实希望有一个人来支持我给我指点,我一直很感激的班主任,那时却也没有给我些指导,没有找我谈谈话,也许他实在太相信我的能力了,就这样,我按照自己的想法,按照命运的选择来到了这个学校。但是心里一直装着一个梦,考研的梦,如果不考研这辈子都不会罢休的,或许也不会原谅自己。
后来,大一的时候买了数学考研方面的书看,后来当大家都在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的时候,我却按照自己的习惯,一直看着考研的书,而且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从大一第一学期开始,我跑到外语系英语角去叽里呱啦地说了一个学期有余的英语,英语依然是说得犀利啪啦的时候却认识了许多外语系的朋友,后来没有去英语角时,也曾想拿起一本四级词汇记几下,却一直没有翻过去A,也曾学着班上美女的做法,撕书,将高三毕业后在长沙买的那本星火四级词汇书撕成了26块,后来也是兜了两天,也就索然寡味了,后来干脆扔在书堆缝里,让其孤单,再后来干脆送朋友了,但是我对英语一直很有感情的,大一的时候,非外语系,甚至也有相当一部分外语系学生都不知道有个PETS考试,但是我却去教育局报了名,并且参加了PETS第3级的考试,但终因底子薄以笔试三分之差与中英双语版的过级证书失之交臂,也没有继续参加邻近的一次补考,于是拿了一个口语合格成绩单和笔试分数单算是一个纪念了,后来我就跑到书店买了一本考研词汇,是人大张锦芯编的那本,看起来很有感觉。也就是说,我备考研英语可以说是从大二第二期开始的,那以后,我偏离传统的四级考试准备,人家疯狂地做真题时,我却买了阅读158篇的双博士英语阅读书,和茅风华编的英语专业四级阅读备考书,疯狂地做,后来我也买了一本茅风华编的英语专业四级词汇8000必备,记忆中,大二的这段时间,对英语,是真的很疯狂,但是却没有通过过级,但是看到了进步,在阅读方面,我也就没有了沮丧,有时沮丧一下子就把自己给安慰了,于是照样我行我素,而且班会也曾把自己的歪理搬到了讲台上,说看阅读就是要看英语专业那样的阅读,那样的句子才真正的体现了英语的一种优美感,越是长就越是幽雅和美。平时晚上睡觉前必须得听《走遍美国》,我越听越有感觉,把13本磁带放完几遍之后,就听名人演讲,听21世纪爱立信杯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磁带,后来形成一个习惯,睡前不听英语,无法入眠了,后来我通过四级也得益于听力。也就是说,大学四年贯穿于我脑海的是要考研,只不过我中了一个先人们多年积累下来的观念“考研很大情况下是考英语”,我在备考研中以全部重点放在了英语,因为自己想,我要考研,还不明确自己究竟考哪个专业,但是英语无论我选择什么都是要考的,所以一直这样看着书,但同时我一直贯穿着一种思想:即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考试,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而看英语,顺其自然。兴趣超过成绩的观念,学英语是为了用的观念激发了我个人的英语学习兴趣,所以我一直没有掉落过对英语的兴趣,大二我刚开始准备考数学本专业的时候,就是专业和英语结合的,我把我们英语书库里的那几本大而厚的可以说还没有谁动过的全英文版的数学教材通杀了一轮,还跑到数学书库借了两三本数学英文教材囫囵吞枣了一遍,每日自习室里坐在我周围的学生像看怪人一样把我看得莫名其妙,再后来我就是看浙江大学编的那套英语教材,感觉不错。那个时候,我就把英语历年真题16套做了一遍,当然就做了阅读部分,以至于后来做题目总是觉得眼熟,大三第一学期时,才真真实实开始有系统地动手准备英语,把新航道和新东方的英语辅导系列一本本地看,大四第一学期,专门做题,什么殷建坤100篇啊,胡敏系列什么的。
考研这种心态让我很乐于在自修室看书做题,我一旦到了自修室就基本上一整天都可以不离开,要离开的话,就是三次,中午吃中饭和休息半个小时的时候,晚餐的时候,晚上回宿舍睡觉的时候,也就是说我可以在图书馆一呆就可以十多个小时,同时,我一旦看书,就是埋头看书,周围坐着的是些什么人,我都不清楚,我对面坐着的是谁,我毫无探询之心。后来从老乡和同学那里得知,他们都把我看成了“疯子”和“怪人”,我笑笑,有那么严重么?我想,我看我的书,何必在乎那些呢,后来也经常去自修室看书的朋友中有不少在自修室找到了自己的绝妙知己,但我依然孤影相随,但我快乐着。后来,班上的考研同路人都说考研的日子真让人受不了,说考完了要去好好畅快畅快,但是我却习惯了,我觉得一切很正常,没有那么难受,考完了也用不着那么好象经过了生死选择似的,因为我一直在考研,在心里。考研贯穿了我的整个大学四年。
(二)动态的锻炼,激情的心
这就是生活,充满了变数,来到这个学校后,我沉默,第一个学期我稳妥地学习,苦于学习,给大家的第一印象是我是一个勤奋的学生,也许是高中当学生干部惯了,又隐藏不了一颗激情的心,看到他们都在竞争当选干部,我也不泯于失去机会,从入学开始,很想给辅导员留下一个好的印象,第一个来到教室,帮助做很多事情,但是无论过程怎样,结局是没有得到辅导员的赏识,也没有得到系部的肯定,后来我直接去选择了竞选学院团委干部,然而当过了重重筛选的两关之后,没有了我的名字,后来从一个在团委当干部混得不错的学长老乡那里才知道,我欠缺灵活性,我也调侃自己,为什么当初就不说一下自己来自于哪里呢!但是,我也从那次后,放弃了当学生干部的想法,一心埋于读书,后来也像很多学生一样,参加军训,被骗加入社团,被骗忍于不能去图书馆借书看的局面。但是也许自己的心与他们不同,我还是不能平没自己的激情,后来又去竞选社团干部,竟然授命于临危之间(这个社团面临吞并改组)当上了分社社长,并且成功搞了一系列活动,同时做了一件他人没法做到的事情,免费申请到系部多媒体教室搞活动,与此同时,又兼职了另外一个社团的秘书长,后又到一个文学社团参加笔会,开始打出自己的形象,但是当看到校报聘编辑记者的时候,我把一切都辞掉了,专心去应聘,后来见习半载,成功聘于校报,并且被院宣传部聘为业余通讯员,也就从那一刻起,即大二第一学期开始,我的大学生活轨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干上了自己喜欢的行当,与文字打上了交道,不疲于新闻写作,不疲于报纸校稿,不疲于文学创作,乱七八糟地写了上百来余首诗歌、杂感、散文、小说,也写了好些豆腐方块,生平第一次拿了稿费。后来承蒙校老师看得起,我基本上全权负责了校报的学生工作这一块,用个文雅的词语来形容就是当了学生编辑记者的干事。再后来,竟然和市文联的老师们有了交流,参加了文联的诗歌笔会、篝火晚会,并且承蒙厚爱,当上了文联在我院设的诗歌社会社长。同时在网络上,当上了新青年网站的管理员和版块斑竹。利用了假期和市委政府新闻网的负责人交流。也许,是让老师们看到了自己的做事风格,后来系部竟然要我在宣传部做事,年级分会从事副团委书记。
也许,最让自己安慰的是成功的的是三次家教兼职,大一第二学期暑假,成功应聘,只身前往广东辅导小孩学习,整个暑假有苦有泪也有很多的收获,那是我第一次辅导小孩没有经验,一切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正因为这样,现在想来,那时的我真是很幼稚,把许多很简单的事情弄得复杂化,也在心里产生了失落的感觉,但同时给自己的却是无价的经验教训。正因为有了这么个第一次,在接下来的十二次家教兼职中,做得比较顺手,其中就有不少家长是多次提出连续多次辅导下去,这也许给了我安慰给了我信心。
无论怎样,这一系列的动态的事情,恰恰组成了我的动态的大学四年的生活,也安慰了我一颗激情的心。
(三)悠悠师生情,一辈子挂心头
年轻人,谁能无情?我也不例外,一颗激情心,充满着感性和理性。也许来到这个学校最让我安慰的就是认识了不少的老师。硬要排个序的话,毫无疑问在第一个位置上的是分析老师王金华老师和校报的胡备翔老师、张娟老师、曹峰老师、江斐斌老师。王老师教会我懂得了学无止境,她不仅在学习上给了很好的辅导,而且在精神上给了我许多的鼓励和安慰,无论我是多么地渺小的时候,她从来就没有像某些老师那样把人给看扁了,她总是免不了鼓励我,相信我,让我寻回自信,寻回方向,也正因为她,我才能够更加很好地前进,师如王老师,便是生之幸矣!校报的这些老师,给了我学习之外的第二次生活,让我懂得了交往,懂得了做人处世的道理,尤其是张娟老师,更是给了我很多的切身指导,平时如同姐姐一般,胡总的每一句鼓励和责备都让我前行,让我感受父亲一般的慈祥和关爱,曹老师更是关心周到,细入心灵,让我视为兄长一般亲切,江老师让我学到了一种传统和执着,感受其浓浓的书生之气,颇为致雅。
还有许多老师都让我心存感激,比如陈卫东老师,张文知老师,熊命辉老师,向红军老师,王志强老师,谢海明老师等等,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这些对我倦倦教导的老师们!
也许,还要额外谈起两个老师,一个就是党委书记李白均先生,他或许不会认得我的,但是他肯定记得我的名字,也许还比较熟,我和他曾经一起朗诵过毛泽东的诗《沁园春•长沙》和他合过影,给他写过信,给他发过短信。他最爱朗诵诗歌,无论是什么晚会或活动,只要他在场,都会朗诵诗词,他也许最爱毛泽东诗词和苏轼的词,似乎没有出自这两家的文字他都能背诵出来,豪情一首。对他,我的感觉是,亲切,和蔼,平易近人,没有官家子气,我知道很多的大学,学生一般很难见到校长和党委书记的,但是我在这方面应该是比较幸运的,捡了便宜。另一个就是院长曹石珠先生,曹先生是一个学者,研究修辞,写了不少的散文,他的散文有一种别样的学者风气,给人一种如听其演讲摹拟其风韵一般历历在目,认识他,是在校报办公室,他也许和李白均先生一样,对我兴许也是听过我的名字,知道我的名字,见过我的人,和我握过手,但是把我的名字与我的人联系不起来。这让我自在,在我心底,他们是老师,老师和学生的情谊很真实的,我一直这么认为,我尊重他们的领导风范,但我更欣赏他们的师长之情。
悠悠师生浓浓情,把笔怎易抒心谊,蜻蜓点水两三句,留存以备铭心底。
(四)动态的情感,理智的选择
青春年少,岂能无情?我也掩藏不了我抖动的心情,不时做着犹如白日梦一样的爱情梦。而今虽然依然是贵族――单身贵族,但要是说没有爱过谁,没有被谁爱,那是虚伪的假象,说老实的,爱过,也被爱过。爱情来的时候,是莫名其妙的,去的时候也是莫名其妙的。伤心过,快乐过,痛苦过,甜蜜过。爱过她,也爱过她,还爱过她,但不知道她、她、她是否爱过我?也许没有。
后来我明白了,压抑的心给自己只会带来更多的痛苦,就沉默面对一切,也去了趟武汉,这心情彻底改变,坦然面对,我有新的生活。
至于细细的情感思绪,我把其隐心底,是的,说什么都已经过去了,我又何必捧出心事,就如同拿起石头轧自己的脚,已经平静了的心绪,就让其继续平静自如,生活,需要用新的姿态去挑战和面对。让其去吧,这恼人的爱情。
我一直很乐观了,对她,对她,对她、、、、、、,我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我绝对不会是一个如他们想象的那样无为和古板。
淡淡的,一片云,飘过学校上空的时候,突然起了风,这雨也许就要下了吧,但我丝毫没有惧怕之情,是的,暴风雨来的猛烈些,让生活的困难艰巨些吧,我又怎会惧怕??
(五)思想的路,让我几度垂泪
他们都会笑我,说我故做高尚,但我确实是真实的想法,我从小就想着要加入中国共产党,高三时写了入党申请书,却没有得到批准,大一一入校就写了申请书,作为学院第一批入党积极分子之一,参加了培训,并考试合格,然而在推荐入党时,有些环节除了乱子,我的名字被同学们提上了,但是因为说只能有两个名额,便舍我而选择了辅导员的两个红人,至于条件,按公平的选择的话,够条件的也许就是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但是他选上了,还有一个作风不严谨的朋友选上了,我同样很高兴,只是觉得有点怪,推荐入党名额还限制!!也许是他们的鬼把戏,后来只有一个入选,听说后来这个因为自身在那个节骨眼上闹事了,被打下来了,只好称为叹息。后来的几次,有位书记在公开的会上都说我可以,但是到了定名单时,他却把我的名字弄了,提了一个硬件条件没有达到要求的同学,我只觉得虚伪的气息笼罩了整个天空,我曾问过他,是什么原因把我给剔除了,他给的理由让我很好笑,他说我油气,我想他讲我油气是看到一个末考的时候,我没有拉好外衣的拉链,走路放肆了点,我只好笑笑,我清楚莫须有的东西在他们眼里就是事实,我无言。但是我心里明白,我为什么不能入围,我这个人有一个很大毛病,就是容不下不公平的事情发生,容不下不正派的事情肆虐,我毫不惭颜地说我是一个敢说敢做的人,我觉得对大家不公平的事情,我就会第一个站出来说,就会第一个反对这种行为继续肆虐下去。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曾一度让班上的同学讨厌,让系部领导生烦,让旁人觉得我是一个桀骜不逊之人。几度,我曾一个人黯然伤神,偷偷流泪,自信心几度受伤,但我依然我行我故,我十分清楚,自己在干什么,坚持什么,反对什么,一切都是按照我的为人处世原则做,我无愧良心,我不怕谁。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类似的情况之后,我开始沉默,但是思想要求上进的决定一直没有改变过,也许觉得到毕业了,该认真考察考察我了,末班车我终于搭上了,在那次系部党务会议上,我读着我的《入党志愿书》我留下苦涩的泪水。然而,后来的一次会议时,那个书记说,我们的批准书还没有下来,不能参加会议,我故做高兴,但是那一刻,我的心疲惫了极点,很想一个人偷偷地去哭,我不认为自己多么优秀,但是我却没有如那些吸烟喝酒泡马子的人那般容易入党,我笑我自己的选择。
也许生活就是这样,谁适应现实谁就是赢家,我也许只适合毛泽东时代,于是晚上的时候,我却想起了毛主席和周总理。
我不是愤青一族,但我热血沸腾,有激情,我怀着对党的无限向往和忠爱,我怀着坚定的信念和纯真的感情,我向她提出了申请,却这样三番五次地考察都不考察我,我怎能不流泪??
也许,这是对我的考验,我接受。
可是,知道否?思想的路,让我几度垂泪呵!
(六)同学情谊,四年真诚
在四年里,总体上,与同学们交往很好,虽然有些波折,也有些闷愁。
哎,留在记忆深处的是无尽的情分,无尽的祝福吧。
同学四年,但是却是一辈子的事情。
是的,一辈子,虽然我们现在都不清楚,虽然现今的我们都漠不关心,虽然我们都几个圈子几个圈子地好,但是若干年后,我们会怀念这段美好而纯真的生活的,我相信我也会这样的。
2007-1-26 15:32: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