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自我的发展是渐进的,每一个阶段根基于前一阶段之上,有其一定的步调和节奏。
到了某个年龄阶段,人就开始长肌肉,学习说话和走路。18个月左右大的孩子最喜欢说“不要,让我来”,到了3岁半他们会开始问:“为什么?”到了15岁他们便想离家外出。
“自我界线”的强度取决于发展期间的危机是否适当获得解决。如果危机被化解,需要也得到满足,自我就会长得强壮而健康。
如果发展任务没有完成,就得不到它下一个发展任务所需要的架构,因而自我的力量就会削弱。如果发展需求全都未获得满足,自我界线将是支离破碎的。
表1. 显示了三种类型的自我架构,即自我界线。
自我界线即内在力量,个人可借此固守自我以护卫内心世界,这意味着个人运用自我界线来节选并解释外在世界,也应用自我界线来建构个人与外在世界的互动关系。
一个儿童必须发展出强韧的自我界线,才能成功地步入青春期。在儿时被允许做一个真正的孩子的人,才能踏着坚实的基础走进青春期及长大成人。倘若在年幼时不被允许做一个孩子,我无疑会变成一个小大人。
卢梭经其精辟之见陈述:“大自然要人类长大成人之前先当孩子。如果违背了这个自然原刚,培育出来的将是一个既不成熟也不可口,而且很快就会腐烂的早熟果,用成人的方式去要求孩子是愚蠢无比的。”
二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在感情上需要哪些照顾和满足呢?
(1)反应、共鸣和肯定
孩子最早期的需要就是能有一个温暖的人在身旁,专心地反应和肯定他心中的希望。
在头15个月的共生期里,孩子需要一张具有慈爱眼睛的脸孔,在这眼神中所包含的将是这孩子日后自我调整时的核心和基础。
婴儿的内在感觉形成自我的核心,这些早期内在感觉来自母亲对他感觉,在那段没有语言的日子里,人是通过感觉来经验一切的,儿童最早的心灵是一种健康的自恋,而父母自身的自恋需求如果未获满足,他们在为人父母之后,便可能会利用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情绪需求,而孩子为了生存,往往也会很合作地在情绪上满足父母。
例:曾有一个女孩,我们姑且称她为珍妮。珍妮的哥哥在她不到1岁半时过世了,所以她从小就负起安慰母亲丧子之痛的责任,珍妮必须经常保持愉快的面容,而且已经习以为常。
成年以后她有一个维持了18年的恐怖婚姻,但是仍然强颜欢笑照顾吸毒的先生和孩子。直到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她才摘下了戴了多年的微笑面具,哭得一发不可收拾。
(2)接触、温暖和归属
如果父母的情感和自身受到压抑,就无法给予孩子所需的接触,而触摸是信赖的来源,缺乏肢体触摸对婴儿而言是致命的欠缺。在人则将肢体触摸的需要延伸到感情的层面上,感情的抚慰包括得到注意力和重视,也包括自己的成就感和获得赞赏。
孩子需要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喜爱,否则就会被迫去创造一个幻想中的关系来满足自己,以便让自己有力量前行。
因为感情的抚慰是个人的基本需求,如同食物之于身体。因而孩子会不择手段地谋取感情的抚慰,甚至于包括不健康的方法,例如闯祸、惹麻烦……等等,终极的目标仍然是希望得到大人的注意和感情层次上的接触。
(3)自我接纳与自我实现
一个人的独特性需要得到肯定和接纳。孩子需要在照顾他的成人眼中见到全部的自己。
如此,才会产生一种自我感,且建立完整的内在人格。如果部分的自己被接纳(例如孩子的微笑、学话)而另一部分不被接纳(如孩子的愤怒和哭闹),则不被接纳的部分会与自我分离。
每一回我们接触到自己不被接纳的这一部分时,都会感觉内在的父母在用眼神及语言拒绝他们。而这些不被接纳的愤怒、攻击和情欲等只好转为地下活动了。然而它们仍具有活力,在我们的意识范围之外活跃。
这些潜藏的部分有时会出其不意地出现。例如愤怒可能在毫无预警的状况下突然爆发。有时我们会说:“我不知道自己今天到底是怎么回事。”或者“我失控了。”除了愤怒以外,悲伤和恐惧的情绪也同情可能偶而发作。
很多情形下,真我必须封闭,而代以假我出现。假我可以符合父母的一切要求,维持家庭系统的平衡。
弗撒姆和马生在《面对羞愧》一书中曾说:“当孩子为了满足父母而封闭自己的感情时,他们对自己的情绪失去了信心,而依赖父母的思想和感觉来生活。起先是有意识地赞同父母,继而无意识地附和,最后终将把此种依赖的心态转向其他人和外在世界,成为易受影响而没有自我的人。”
(4)自主、独特、空间与分离
孩子希望自己与众不同,也需要有身体上的空间。身体的空间是建立身体界线基础。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根本无法比较。每个人也都需要自主。自主的需求在一岁半就出现了,那也正是个人在心理上离开父母、寻求自主的开始。那时,共生期已满,个人结束了对父母的完全依赖,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两岁的孩子爱说“不”。如果我们允许孩子有说不的权利,今 天也许不会有那么多人在受到性骚扰及面对酗酒和吸毒的诱惑时, 难以抗拒。强暴孩子的人像是寻找猎物的猎人,他们善于辨识何处有最乖巧顺服的孩子。
在发展自主性的阶段里,最大的危机是羞愧感。孩子必须学会与羞愧和疑虑共处,这些感觉本来是好的,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限度,知道自己会犯错而不是全能的。然而过度的羞愧感却使孩子扭曲了意志的力量,把操纵环境的能力转向用来对待自己。
艾里克森(Erikson)在《儿童与社会》(Childhood and Society) 一书中 说:“羞愧感使人过度控制自己而发展出过分早熟的良知。他重复 做一些事情,并非对事物进行试验与探索,而是自身受制于重复 的行动不能自己,借着固执及琐碎的控制获得权力感……这种肤 浅的胜利完全是婴儿模式强迫性行为的延续,也是日后只重事物 表面而忽略精神内涵的原因。”
过多羞愧会造成内化的自贬心理,而反映出强迫性的控制及完美主义的倾向。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羞愧在代际之间的传递性: 有强迫性控制欲的父母最会羞辱孩子,孩子长大也会有一种强迫控制的不成熟心态。有自贬倾向的父母提供羞愧的最佳示范,这样的父母如何能让孩子学会自爱?
羞愧最具伤害性的地方是它所引发的过程,它会由一种感觉内化变成实存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个人的情绪、需求和欲望都遭到贬抑。
我曾被教导愤怒是一种可怕的罪恶,因此当我生气时就会感到自己仿佛在犯罪一般,因而觉得自己很不好。同样的情形也会发生在感到害怕、悲伤及快乐的时候。
例:有一天,小华发现了自己的鼻子并且叫出它的名称。妈妈非常高兴,还叫外婆一起来看小华指认的鼻子。他因此得到许多赞赏。之后他又指出自己的耳朵、手肘、手指等,也同样获得家人兴奋的称赞。
有一个星期天,全家都待在客厅(说不定还有客人在场),小华指出了自己的性器官,并期待引起相同的喝彩,但是这次没有。妈妈迅速把他抱离客厅,他从未看过妈妈脸色那么难看,即使他把大便抹在浴室墙上时都没这么糟。于是他了解到: “我们家中没有性器官这种东西。”自此他的性欲及性趋力受到羞 辱,他只能秘密地面对自己的性成长。
这当然不是一个开放及有活力的家庭该有的现象。难怪,据调査有68%的夫妻在性关系上 有困难,最多的是“性欲失调”。
试想,一个人在一个视性为禁忌的家庭中生活了20年,如何能在婚后,在性方面变得开朗和有活力?有些人唯有在秘密及不法的性经验中才会感到兴奋,一 旦它是合法的及成为家庭生活的一部分时,欲望立刻就消失了。贬抑扭曲人类的性欲是何等可悲的事!
(5) 快乐、痛苦和刺激
儿童需要乐趣和游戏,他们需要适于年龄的挑战性刺激,也需要经历适当的痛苦和磨难。
溺爱孩子等于剥夺了孩子从生命的正常痛苦中学习的机会。痛苦是成长及智慧的源泉。
有这样一首歌:“没有受过伤的心是空洞的,你的悲伤越深刻,你的喜悦就越丰富。”夺走了孩子这些勇气和智慧的泉源,几乎可以说是不人道的。
(6)信赖依靠及自我预测
孩子需要可以信赖、信赖的父母来测试自己的限度。这种测试是自我需要的。
唯有可依靠及心理平衡的父母,才能让孩子安心地探索自己的世界。
不成熟的成人会期待孩子去完成他们那些永无休止、产生于矛盾心结下不可能实现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之下,孩子根本无暇照顾自己的感觉,必须时常处于警戒的状态当中,以便侦测接下来家庭里要发生的事。这种家庭中存在着微妙而深沉的情绪虐待,包括相互冲突的双重束缚信息和极端冷酷的折磨。
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坏孩子”,孩子生来均珍贵而独特,因此我们应该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正常快乐的童年。孩子在年幼时,常常被加在我们身上的道德规范所困惑,有时候我们会询问一个两岁大的孩子:“你要不要做个好孩子呀?”其实,我们是在孩子乖巧讨喜时,才称他们为好孩子,反之则是坏孩子。这种好坏之分可能只是反映父母自己先入为主且承自毒性教条的一些信念罢了。
哈佛大学的科尔伯格(kohlberg)指出:“从出生至7岁是属道德前期,那时所谓的‘好’是孩子喜欢及想要的。7岁以后,孩子开始会做有限的具体逻辑思考,此时所谓的‘好’是互利互惠的,到了青春期,才开始有利他的人际关系决定的,此一阶段中的道德观是由他周围的人际关系决定的。
只有到了我们更年长的时候,才能够有成熟的思考,才能将善行视为有内在意义、值得去执行的事。至此,一个人会因为其抱持的原则和信念而行善。然而走到这个阶段起码要花上25岁的岁月,而也有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没能达到这个阶段。
表2是艾里克森、科尔伯格,以及皮亚杰特三人的指引。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如研究结果一样,但它们的确提供了很好的揩模。身教良好且同时指出孩子不良行为后果的父母,远比惯用处罚、打骂以及给孩子贴上不良标签的父母,更能为孩子提供稳固的道德发展基础。
给7岁以前的孩子贴上不良标签,实在是一种心理上的虐待,会伤了他们的自尊,在孩子做错事的时称他们为坏蛋,予以痛打惩处,只会造成他们的自卑、自贬及羞愧:自贬的人相信自己很差劲,如果人去做不道德的行为,那么,最大的因素必定是自贬和不健康的羞愧。
三
情绪虐待经历可能带来的影响
(1)害怕遗弃
你无法舍弃事物,也很难离开别人,想长久维持某些关系,即使那份关系已不合时宜或不健康却仍然不愿舍弃,或者你收藏许多东西不愿丢掉。
(2)妄想或否定事实
如果有人批评你的父母,你一定挺身护卫,你对家庭有一个美好的印象。你不停地讨好父母,想赢得他们喜欢,但无论怎么做,他们似乎永远也不满意。
(3)情绪不分化
你弄不清楚自己的感觉,也不晓得该如何正确地表达情绪。生气时哭泣,心中害怕时发怒,也许你的情绪化成身体上的毛病,常有不能解释的病症,或需要经由别人才能感觉自己。
(4)寂寞孤单
你与外界联系不多,因而有时对周围失去真实感,你孤单而缺乏归属感。
(5)思想混乱或偏差
你说话时有太多细琐的内容,使人感到乏味。你强迫性地担心一些不可能改变的事,例如世界和平、社会治安等。一点小事就可让你着急不已,但是你往往停留在思考阶段,很少付诸行动;你很爱分析自己的问题,却很少动手去解决问题。
(6)强迫性/沉溺性问题
你用酒或药物来摆脱不舒服的情绪,你让自己忙碌以便不用去想不愉快的事。
(7)高度焦虑
你长期感觉焦虑却不知道究竟怕些什么,总把事情往坏处想,并时时担心灾难将至。
(8)无法建立亲密关系
当你对某人有亲密感时,就会不自觉地破坏彼此的关系,你常被那些其实不会真正爱你的人所吸引,对健全的亲密关系不屑一顾。
(9)失去情感的活力
有人会说你冷漠而模式化。你表里不一,嘴上说你很兴奋,其实没有;口上说很生气,却不是那么一回事,事实上你的情感麻木了。
(10)你为自己的需要和趋向感到羞愧
每当你的性欲升起,渴望亲昵或有其他需求时,就会感到羞愧。
(11)厌恶与内疚之循环
你讨厌为家人负担许多责任,但若不尽力照顾,你又会充满内疚。你无法追求自己的乐趣,可是一旦为自己的权益打算,又会心有不安。
(12)把情绪和羞愧混而不分
每次有什么情绪发生,就紧跟着感到羞愧。
(13)有个规矩:不准表露情绪
你生长在一个不准表露情绪的家中,不用多说,你就应该知道父母爱你。家人永远不会说出自己的愤怒、害怕、心痛和悲伤,你当然也不会把内心的感觉说出来。
(14)强制控制欲
你试图控制身边一切的人和事物,包括他人的行为。你也想控制无法控制的事。倘若情绪失控,你会觉得丢脸。
(15)假我
你伪装自己以达到设定的形象,你戴着面具,掩饰情感,扮演僵化的角色。伤心时,你微笑说:“我很好。”而你气得发抖时说:“没事儿。”
(16)空虚不满
你自小未曾有过自恋心态,觉得空虚,不断尝试各种事物,却不觉得充实满足。
(17)玩心理游戏、操纵别人
你花许多精力玩心理游戏,想操纵别人,因为你不知道如何用坦诚的方法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18)纵容自己
你有时很放任自己,生气别人不满足你的希望,你很专制,缺乏耐心,希望别人迅速了解你的需求。生活中出了问题,错误要归于他人,你不认为自己也该为事情负责。
(19)常被惊吓所苦
你经常在恐惧中,易受惊吓。
(20)心中有个不满足也不成熟的孩子
你外表和言行都似成人,内在却有个孩子的心态。
(21)专制而求全
你拼命努力,严格地自我监督,吹毛求疵地要求。
(22)内心贫乏而需求不尽
你内心干枯贫乏,期望有人来滋润、满足你。你走入婚姻是企盼有个人好好照顾你,但你的需要像无底洞,可能你也弄不清自己到底要什么。
(23)遭受过性暴力、身体虐待、或两种兼有。
(24)欠缺处理情绪的能力及沟通技巧
强烈的情绪常会淹没你,你也害怕别人的强烈情绪,你无法传递自己的感受,也很难了解别人的心情。
(25)内化了愤怒、悲伤、惧怕、羞愧、快乐和罪恶感
你充满怒火,却感受不到愤怒,你悲伤却不自觉。感觉内化意味着那些情绪不再真实地起伏,像卡住的开关一般没有了弹性。当你把羞愧也内化的同时,所有的情绪都被包裹在羞愧里了。
(26)既是迫害者又当受害者
在你的人际关系里,你轮流着扮演受害者及迫害者的角色。
(27)失去内在的统一
你所疏忽和隔离了的感受有时会蹦出来。例如,出其不意地大发雷霆,你会说:“真不知道我中了什么邪!”
(28)过分关心他人的感觉
对他人的感觉敏感,一直努力安慰他人。如果别人生气了,你会改变自己的行为以使他们息怒;如果他人在伤心,你会设法减轻他的伤痛。
(29)“现在”恐惧症
你追悔过去,希望重新来过,你对未来充满幻想,常告诉自己:明天会更好!你活在过去及未来里面而非现在;回忆和幻想是你逃离“此刻”的法子。
(30)怕被别人带坏
你不容易信任别人,有些疑神疑鬼。你觉得自己应该从他人身上获益,又怕那些不如你的人会给你不好的影响,而不屑与他们在一起。